拔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罐体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等作用。拔罐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拔罐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红晕或瘀斑,此为正常现象,基本可自行消退。
2.局部皮肤潮红、瘙痒者,不宜乱抓乱挠,几小时或数日后可自行消散。
3.由于留罐时间过长引起皮肤水疱者,小水疱一般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发感染即可;大水疱可用针刺破,使疱内液体流出,并涂抹药水,覆盖消毒敷料。
4.拔罐后不能立即洗澡,否则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破损、发炎,且容易受凉。
5.拔罐后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感受风邪。
6.拔罐后应注意保暖,以免寒气入体,加重病情。
7.拔罐前后均不宜喝酒,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拔罐后不能洗澡
拔罐后身体毛孔张开,此时洗澡毛孔是张开的,容易引起湿寒之气入侵体内,造成感冒或者湿寒之气加重。
拔罐后空调不宜对着吹
很多人一回家就会对着空调吹,拔罐之后要杜绝这种行为,因为,拔罐之后毛孔张开,空调直接对着吹很容易引起湿寒之气入侵,造成寒气过重的情况。
拔罐后不着凉
拔火罐后局部部位不能受凉,不要被风吹,如果是颈部拔火罐,比较好穿立领的衣服,还有尽量少吹空调,注意好保暖。如果被风一吹,拔罐的效果可能就没了。
进行拔罐的时候,患者应该采取躺卧姿势,不可以乱动,防止拔火罐由身上脱落。罐子应该放在皮肤比较平滑的部位,避免有皱褶凸起,尤其是有骨头的部位。适合拔火罐的部位,应该是脂肪肌肉层比较厚,血管比较少的地方。男子主要是前胸部,女子的锁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背部、腰部都适合于拔火罐。对于肥胖者以及脂肪过多者,主要拔于肩胛骨以及侧胸部等,需要的时候可以在臀部以及大腿或者其他部位。在进行拔罐的时候,要保护患者,避免受凉,以及避免吹风。向下取罐子的时候,为避免疼痛,应该用一只手使罐子倾斜,利用另一只手压破罐子对侧的皮肤,使之形成空气进入罐中,这个时候罐子的吸引力就可消失并且坠落。如果患者自行皮肤收缩,也可使罐子坠落于同一部位。重复拔火罐时,必须选择没有拔过的空隙地方进行。
一般的话,拔火罐之后,主要还是注意局部的皮肤的保护,注意不要接触水分,不要弄破了,因为的话,可能会导致局部的感染的问题的了。拔罐这是一种以杯罐作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比较多,尤其是拔火罐后拔罐部位不能受凉,不要被风吹,如果是颈部拔火罐,比较好穿立领的衣服。在拔火罐后两小时内不宜洗澡,而且不要用冷水刺激拔火罐部位,洗澡一定要用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