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1.早晚洁完面后用眼部榛悦精华霜,连续使用数月才可见效.机理在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过度活跃黑素细胞的DNA合成、减少表皮黑素、增厚表皮(颗粒层).
2. 激光治疗
(1)调Q开关红宝石(694-nm)激光,调Q开光翠绿宝石(755-nm)激光,Nd:YAG(1064-nm)激光.
(2)CO2激光换肤对于眶周皮肤松弛及皱纹有显著效果.因皮肤松弛所致的黑眼圈,可采用剥脱性激光治疗.
(3)用于治疗光老化皱纹的非剥脱性激光/光技术包括:脉冲染料激光、半导体激光、Nd:YAG(1064-nm)激光、铒玻璃(1054-nm)激光及强脉冲光.
(4)此外,新兴的点阵技术也适用于治疗因皮肤松弛和色素过度沉着导致的眶下黑眼圈.
黑眼圈形成的成因与机理
1)色素过度(色素性)
真皮黑素细胞增多、(异位性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继发)炎症后色素过度沉着.
色素过度性黑眼圈通常表现为眶下缘下近邻区域皮肤的浅褐色带(形状微曲).当有因眶膈脂肪假性疝导致的下睑膨出时,黑眼圈色素显得更深(下睑膨出形成阴影效应,同时加重黑眼圈).
当用手延展下睑皮肤时,色素区域无任何发白或显著的色素淡化现象.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和环境因素(过度日晒、用药).
临床上,真皮黑素细胞增多表现为灰色或蓝灰色(黑色素颜色透过真皮形成).
眶下黑眼圈之所以常见于异位性皮炎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是因为患者抓挠导致的炎症后色素沉着.可导致眶周色素过度沉着的其他因素还包括: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固定药疹、遗传.
2)覆盖于眼轮匝肌上的下睑皮肤薄、半透明(血管性)
眼轮匝肌直接位于皮下,其与皮肤之间没有(或很少)皮下脂肪,如果皮肤太薄、半透明,皮下血管丛或眼轮匝肌内脉管则可能凸显,从而导致黑眼圈.
这种类型的黑眼圈通常出现在整个下睑区域,凸显血管透过薄皮肤后呈现淡蓝色.这种淡蓝色外观在下睑内侧更为明显,通常在月经期间加重.
如果用手延展下睑皮肤,黯黑区域无发白,但浅蓝色加深(因为延展使皮肤变得更薄)――这是一种确定血管分布的有效检测方法.
3)因皮肤松弛和泪沟而形成阴影(衰老性)
皮肤松弛及眶周皱纹是衰老的常见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眼睑及眶周皮肤组织内的胶原和弹性蛋白将发生紫外线诱发及与衰老相关的变性.此外,受损表皮释放的胶原酶也将进一步促进胶原降解.这类因光老化诱发的皮肤松弛在下睑形成阴影,从而造成眶下黑眼圈.
泪沟的中心位于眶下缘内侧的凹陷,其成因也与衰老有关:皮下脂肪缺失、眶缘系带上皮肤变薄,因此造成眶缘区域空虚,加上眶下脂肪假性疝,泪沟阴影在光照下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