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一般发生于单侧面部的上下眼睑,颧部,颞部,偶尔也有双侧的太田痣,但是很少见。2/3患者都有同侧巩膜的受累,是太田痣的典型特征,视力多不受影响。皮疹通常是由针尖至数毫米大小斑点融合而成,单个斑点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以是浅棕褐色、灰色、青色、紫色或者黑色。有50%的患者生后即出现,也有一半的患者在10岁左右才出现,范围随时间扩大,不能自然消失,到青春期后基本稳定。
太田痣是属于先天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色素增多性的一个皮肤病,在于发育的过程中色素细胞没有运行到该去的地方,像应该停留在表皮附近,却停留在真皮的浅中层,细胞停留在真皮浅中层以后,本身可以产生这种色素颗粒,所以在出生的时候看不太清楚,隔一段时间随着产生的色素颗粒越来越多,就逐渐显现出来,从淡米色到褐色到黑色这样的过程,这个疾病一般好发的部位是在额头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的这些区域,随着激光医学的发展,可以使用激光祛除色素的同时,基本上痕和残留。
太田痣是一种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不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色素沉着,亦可累及其他脏器,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合并症。太田痣多见于黄种人和黑种人,而白种人中少见。太田痣发生于面部,常给患者造成较大心理障碍,发病高峰期在婴儿期及青春期两个阶段,常见于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颜色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着色不匀均,呈斑点状或网状,色斑颜色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
太田痣是一种真皮色素性增生性疾病,研究中观察到胎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真皮的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是在表皮的基底层,有些胚胎发育过程中真皮色素细胞的就是色素细胞在移行过程中发生了错误脱落到真皮里头造成了有的婴儿出生就是有太田痣。但是目前确切具体的原因还不清楚。
太田痣又称眼上腭褐青色痣,1938年太田首先报道此病,因此称之太田痣。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期间,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的病变。而有的研究认为可能不是黑素细胞的残留,而是一种与蓝痣类似的错构瘤或痣样损害。
日本人发病率较高,为0.3%——1%,我国没有对此进行过调查,估计与日本的发病率相似。在我们遇见的病人中,有一个村子1000多人口,有3——5例太田痣,协和医院2000多人中有3例,在北京的一所中学约3000人的学生中有5例。此病主要发生在女性,偶有男性者。50%是在出生时就存在,其他部分是10——25岁时出现。出生时的皮损一般呈褐色,进入约16岁时变成褐黑色、蓝灰色或墨色,30岁以后黑色开始减轻,面积减少,但是在40岁之后黑色又开始加深。发生的部位是一侧的面部如颞、颧、颊、上眼睑、鼻的一侧或鼻尖部,约30%的病人同侧的巩膜有黑色斑点。此病未见有恶变报道。
太田痣是一种先天性色素斑性皮肤病。起源于真皮黑色细胞,黑色颗粒位于真皮深层。常发生于面部沿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多为单侧。约有一半以上同侧巩膜蓝染。皮损不规则,大小不等,棕色、灰蓝色、黑蓝色或青灰色,无浸润斑片。多在生后或儿童及青年期出现,女性多见。须与蓝痣、蒙古斑、伊藤痣等鉴别。无有效治疗。
皮损特点:女性多见,好发于单侧上下眼睑、颧骨及颊部。为青灰褐色、蓝色、黑色或紫色的斑点或斑。多无浸润,但某些部位皮损可轻度隆起或浸润。常同时累及巩膜及上腭。偶有同时伴发脉络膜、虹膜或脑部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报道。
治疗原则:可试用液氮冷冻治疗及皮肤磨削术治疗。新近有报道采用多波长、超脉冲激光治疗。
咖啡斑是较为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为数毫米至数十厘米大小不同的浅褐色、棕褐色至暗褐色色斑,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多于出生时或婴儿期出现,儿童时期数目增加。多见于躯干部,可单发或多发,不会自行消退。
太田痣是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常见于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着色不匀均,呈斑点状或网状,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状或呈网状,而蓝色较为弥漫。色斑颜色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结节表现。约2/3患者同侧巩膜有蓝染或褐色斑点,有时睑结合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数患者口腔和鼻黏膜也有类似损害。5%——10%病例为双侧性。少数患者可伴发伊藤痣、持久性蒙古斑或鲜红斑痣。太田痣极少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