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9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膻中、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和脾俞穴。
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中医上有个阿是穴的说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就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产生色斑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药物、化妆品、情绪因素等等。
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地机:位于阴陵泉穴下10厘米。
膻中: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取穴。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0厘米。
气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5厘米处。
在中医里面,脸部长斑是反应了肝脏的排毒功能欠佳,因此每天晚上按摩肝腧穴可以起到调理肝脏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达到去斑的效果,现代社会的年轻很都喜欢熬夜玩游戏,其实熬夜对身体的损伤是非常大的,长期以往,斑点自然而然就长出来了,建议平时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为好。
三七粉具有清热平肝,养心安神,润肺,葆青春抗衰老、消除和减少皮肤皱纹及老年斑等功效。尤其适用于女性的美容、护肤,是女性天然的美容护肤养颜产品,它能抗衰老,保护皮肤,改善皮肤外观,使皮肤柔软并增加弹性。
肝是人体比较大的解毒器官,肝血不足,肝脏的解毒能力就降低,体内毒素淤积,是色斑形成的主要来源。三七有双向调节人体代谢功能,进入体内后,人参皂苷Rb1能提高聚合酶的活性,迅速分解体内代谢垃圾和代谢毒素,通畅血脉、改善人体内环境,排出毒素去斑。
要达到去除色斑,活血通气,服用三七可从内部增强女性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改善女性脸部色斑,促进美白。生三七粉用温水冲服,每天1-3g的服用量就能活血祛斑,想要味道好的话可以加蜂蜜、牛奶。
此外,爱美的女士,可以外敷自制的三七粉美容面膜,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生三七粉5-10g,用水调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轻轻按摩,20分钟后洗掉即可。
你好,脸上有斑一定要注意防晒,如今祛斑的方法有很多,穴位按摩祛斑效果不明显,但是真正可以达到根治效果的还要数激光祛斑,激光祛斑不会留下疤痕!另外激光祛斑对不同的斑更有针对性,因此激光祛斑更有效,且恢复快速,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就能轻松甩掉面部的斑点。而且不容易复发。
1、摊开手掌或准备小毛刷,沿着足少阴肾经,借用掌力或毛刷从上至下轻轻按摩该部5遍;
2、找准三阴穴(在脚的内踝上四指宽的位置),用指端按摩20次左右;
3、从上至下于脊背中线推摸5次,同时按摩命门穴处(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大椎,力度可稍大些;
1、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是人体较重要的一项经络,可参看上述图解。从足根部外侧开始向上按摩,再从上至下按摩刺激5遍,在重点穴位,如三焦俞、脾俞、肾俞、心俞、肝俞停留数秒按摩之;
2、 再借用食指力度按压足小趾爪甲外束骨穴,按摩频率约1次/秒,按压10次即可;
3、 找准腰背部中线处督脉位置,推拿按摩的方式从上至下按摩5遍;
3肝火型雀斑按摩手法编辑
1、 足厥阴肝经同样也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被简称为肝经。找准这部分经络,从上而下用较轻的力度按揉5遍以上;
2、 找准血海穴(双膝内侧)用双手拇指按摩40次左右;
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韩主任介绍,中医上有个阿是穴的说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就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按摩穴位祛斑方法
韩主任还提醒,产生色斑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药物、化妆品、情绪因素等等。中医认为,大多数面斑产生的原因都是肝郁气滞,即由不良情绪等引发,很多长斑者还伴有某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所以特别是女性长色斑时要警惕身体的疾病。
·三阴交穴: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地机穴:位于阴陵泉穴下10厘米。
·膻中穴: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取穴。
·关元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0厘米。
·气海穴: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5厘米处。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10厘米,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脾俞穴: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拥有婴儿般的光洁皮肤是每个成年人的梦想。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会慢慢变得暗沉,很多人的脸上还会长出色斑,特别是黄褐斑。
平时坚持按摩上面所列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9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地机穴、膻中穴、关元穴、气海穴、肾俞穴、足三里穴和脾俞穴。